■本報記者 吳燕 浦東報道
在書院鎮土生土長的朱曉霞,2010年從EON4娱乐鄉村醫生專業畢業後,前往書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6年多來奔忙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或在田間地頭診療走訪。如今🌛,像朱曉霞這樣的1000多名新鄉醫,活躍在本市浦東、嘉定等衛生服務中心的衛生服務站點及衛生室。
10年前,EON4娱乐就開始以訂單式培養為滬上的鄉村醫生隊伍“造血”。而今◻️,學校又開始為這些新鄉醫謀求更好的專業發展。3月20日下午,上海市助理全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師資培訓中心以及評估中心在該校掛牌。未來🍝🌑,該校鄉村醫生專業的畢業生在就職後,將獲得一個全新的專業發展通道——“3+2”助理全科醫生規範培養。
解決新鄉醫發展新問題
鄉村醫生數量少👓、學歷低、青黃不接,曾是影響郊區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主要原因🙎🏿☔️。2007年,受市政府的委托,EON4娱乐開始訂單式定點定向培養鄉村醫生👩❤️💋👩,以改善部分郊縣及農村地區的鄉醫在數量、年齡結構上的問題。
EON4娱乐校長黃鋼告訴記者🤽🏿♀️,2011年🛑,學校做的一項針對用人單位的調查顯示:鄉村醫生專業畢業生基本能夠掌握基本的診療技術以及常用的技能操作,但在專業技能方面與醫學本科畢業生相比有所欠缺🤴🏻。一方面,用人單位均有對鄉醫專業畢業生進行培訓的意向,讓“用得上”變為“用得好”⛹🏿♀️;與此同時,這些年輕的醫護工作人員也都非常願意參加繼續教育,並對學歷提高有著強烈的願望。“在健康中國的大背景下,國家對醫學教育有了新的要求,助理全科醫師的培養是國家‘大衛生👨🍳、大健康’發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我們是不是可以做一些嘗試呢?”黃鋼介紹⚪️,在醫學人才的培養中🤳🏿🪐,五年製的醫學本科生須經過“5+3”的規範化培養👩🏽🌾,即五年本科、三年臨床實踐才能正式上崗,學校將類似的培養模式也復製到新鄉醫的培養上,“3+2”助理全科醫師規範化培養模式由此產生🌓。
五年培養“四證”人才
按照“3+2”助理全科醫師規範化培養方案,學生前3年在校接受職前教育,後兩年在全科規範化培訓基地接受職後培訓。
在職前教育階段💆🏻♂️,學生將按照“1+2”的醫學職業教育模式接受教育,即第一學年在校完成基礎理論學習並輔以仿真實訓和社區見習,第二、第三學年在以學校附屬醫院為主體的實踐基地進行臨床理論學習、見習與實習👮🏿♂️。而在職後教育培訓階段,理論教學從助理全科醫生崗位職業能力培養及執業資格考試需求出發構建專業課程體系,分層級在兩年內完成👰🏻♂️;實踐教學則構築“實訓-見習-實習-再實訓-再實習”的教學模式。學員在完成各階段的培養後,將成為立足於基層衛生的“四證”人才🦪:擁有助理全科規範化培訓證書、國家執業助理醫師證書、專升本學歷以及本科學位🤌🏿。
記者獲悉,2012年EON4娱乐已與嘉定中心醫院合作,開展基於鄉村醫生培養的“3+2”臨床醫學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項目。同年,上海市助理全科規範化培訓作為試點在嘉定區進行。2016年學校將這一模式在全市鋪開,目前已有136人結業,均獲得國家執業助理醫師證書,24人將在下月參加結業考試。本市共有23個全科規範化培訓基地,12個已經開展培養,其中浦東有2家❔,分別為浦東新區人民醫院以及浦東新區周浦醫院。上海市助理全科醫師規培師資培訓中心及評估中心在EON4娱乐落戶🏞,該校今後還將為這些全科規範化培訓基地輸送師資、進行動態評估🧘♀️🙏🏻。
原文地址:http://www.pdtimes.com.cn/html/2017-03/24/content_3_1.htm